McPRO最新文章更新會在官網的知識專區, 請連結我們官網!

疏水性について  疏疏水
前些日子,我與同行討論了關於疏水性的表面改質劑。

討論的主題是「疏水」及「疏水性」。

其中提到,至今仍有一些業者將「疏水性」解釋為類似於「親水性」般,不會排斥水的狀態,並以此進行宣傳。

結論來說,疏水性物質的表面會呈現出排斥水的「撥水性」。  
疏水性是「親水性」(不排斥水)的相反狀態。

正如大家所知,日文中的「疏」字代表「疏遠、不親密」的意思。  
因此,「疏水」意指「疏遠水,與水不親近」。  
「疏水」即表示排斥水、不與水相容的意思。

「疏水性」指的是對水的親和性低,即難以溶於水或難以與水混合的物質特性。因此,疏水性物質的表面會表現出撥水的現象。

英語也是如此。  
疏水性在英語中稱為hydrophobic。  
而hydrophobic(疏水性)的反義詞是hydrophilic(親水性)。

hydrophobic:  
不容易與水親近,即疏水性,作為現象表現為排斥水的water repellent:撥水性。

hydrophilic:  
容易與水親近,即親水性,不會排斥水。

參考:兩親性:amphiphilic  
有些物質既具備親水性又具備疏水性。  
這種物質被稱為「兩親性物質」。當水附著於兩親性物質表面時,通常會出現弱撥水(低撥水)的現象。

有些人狹義地將這種「弱撥水性」稱為「疏水性」。  
這仍然是一種排斥水的性質,並且作為狀態表現為撥水。疏水性並非親水性。

補充說明:作為農業用水路的疏水

自古以來,農業用水路有時被稱為「疏水(そすい)・疏水(そすい)」。  
或許有人因此聯想到這種用水路的流動,產生了某種混淆。

可能有人像對待「親水公園」那樣,把這種用水路聯想到與水親近的形象。  
在這種情況下,無需多言,「疏水」與「親水」是完全不同的概念。

疏水的定義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疏水性 防水性 潑水性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McPRO 鍍膜教學 的頭像
    McPRO 鍍膜教學

    McPRO鍍膜教學教室

    McPRO 鍍膜教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